敦煌开展系列活动传承端午文化
敦煌开展系列活动传承端午文化
敦煌开展系列活动传承端午文化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30日电 (张文瑾 李瑞瑞(lǐruìruì) 柳芬(liǔfēn))“端午近(jìn),粽香飘。”端午前夕,甘肃省敦煌市开展了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(de)端午主题活动,通过包粽子、制香包、访遗址、送温暖等活动,让端午文化在敦煌大地焕发无穷魅力。
在月牙泉镇兰州村,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巧手翻飞间(jiān),青绿的粽叶裹着雪白的糯米,转眼变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。与此同时,编花绳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,五彩丝线在大家手中穿梭(chuānsuō),老(lǎo)人们将“驱邪祈福”的美好寓意(yùyì)编入花绳,孩子们兴奋地围在一旁(yīpáng)学习,手腕上鲜艳的花绳映衬着灿烂的笑容。
5月底,敦煌市在端午节前夕开展“迎端午 手(shǒu)灵巧”手工制作(zhìzuò)活动。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
同样的温馨场景也出现在(zài)转渠口镇漳县村。这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,糯米的清香与红枣(hóngzǎo)的甜香交织,村民们共同制作敦煌特色的“棕糕”——一层软(ruǎn)糯的糯米,一层香甜的红枣,层层叠叠,寓意“生活甜蜜,步步高升(bùbùgāoshēng)”。
在等待(děngdài)棕糕蒸制的间隙,大家一边编织花绳,一边讲述端午的传说与习俗。活动结束后,志愿者们还带(dài)着新鲜出炉的棕糕和五彩绳,走访了村里的14位独居和困难老人,为(wèi)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。
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(wénhuà),沙州镇梨园社区在端午节前夕开展了“迎端午手灵巧”手工制作(zhìzuò)活动,深受孩子(háizi)们(men)喜爱。孩子们在社工和(hé)志愿者的指导下,用彩色卡纸、丝线等材料制作粽子挂饰。在月牙泉镇合水村,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缝制艾草香包、编织端午手链,小小的香包形如粽子、龙舟,手链上串着五彩珠子和端午主题配饰。
肃州镇的(de)端午活动(huódòng)则别具一格,将文物保护(wénwùbǎohù)与传统民俗相结合。村民们首先观看了文物保护警示教育片《打击文物犯罪守护精神家园》,随后在文保员的带领下,探访了省级(shěngjí)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河州堡遗址,聆听这座清代遗址的历史故事。活动将文物保护教育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,既提升了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(yìshí),又让(ràng)民众在活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。(完)
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30日电 (张文瑾 李瑞瑞(lǐruìruì) 柳芬(liǔfēn))“端午近(jìn),粽香飘。”端午前夕,甘肃省敦煌市开展了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(de)端午主题活动,通过包粽子、制香包、访遗址、送温暖等活动,让端午文化在敦煌大地焕发无穷魅力。
在月牙泉镇兰州村,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巧手翻飞间(jiān),青绿的粽叶裹着雪白的糯米,转眼变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。与此同时,编花绳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,五彩丝线在大家手中穿梭(chuānsuō),老(lǎo)人们将“驱邪祈福”的美好寓意(yùyì)编入花绳,孩子们兴奋地围在一旁(yīpáng)学习,手腕上鲜艳的花绳映衬着灿烂的笑容。
5月底,敦煌市在端午节前夕开展“迎端午 手(shǒu)灵巧”手工制作(zhìzuò)活动。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
同样的温馨场景也出现在(zài)转渠口镇漳县村。这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,糯米的清香与红枣(hóngzǎo)的甜香交织,村民们共同制作敦煌特色的“棕糕”——一层软(ruǎn)糯的糯米,一层香甜的红枣,层层叠叠,寓意“生活甜蜜,步步高升(bùbùgāoshēng)”。
在等待(děngdài)棕糕蒸制的间隙,大家一边编织花绳,一边讲述端午的传说与习俗。活动结束后,志愿者们还带(dài)着新鲜出炉的棕糕和五彩绳,走访了村里的14位独居和困难老人,为(wèi)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。
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(wénhuà),沙州镇梨园社区在端午节前夕开展了“迎端午手灵巧”手工制作(zhìzuò)活动,深受孩子(háizi)们(men)喜爱。孩子们在社工和(hé)志愿者的指导下,用彩色卡纸、丝线等材料制作粽子挂饰。在月牙泉镇合水村,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缝制艾草香包、编织端午手链,小小的香包形如粽子、龙舟,手链上串着五彩珠子和端午主题配饰。
肃州镇的(de)端午活动(huódòng)则别具一格,将文物保护(wénwùbǎohù)与传统民俗相结合。村民们首先观看了文物保护警示教育片《打击文物犯罪守护精神家园》,随后在文保员的带领下,探访了省级(shěngjí)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河州堡遗址,聆听这座清代遗址的历史故事。活动将文物保护教育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,既提升了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(yìshí),又让(ràng)民众在活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。(完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