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山东将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、10个中国农遗、46个省农遗

体育正文 46 0

山东将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、10个中国农遗、46个省农遗

山东将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、10个中国农遗、46个省农遗

山东省是农业(nóngyè)大省,也是农业产业化的(de)发源地,创造了贸工农一体化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村改革发展经验,有基础、有条件大力发展(dàlìfāzhǎn)富民产业,使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鲜明特色。为做到民富业兴,山东将采取五项具体措施(jùtǐcuòshī)。 5月9日(rì),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(shàng),省农业(nóngyè)农村厅一级巡视员(xúnshìyuán)、新闻发言人于永德表示,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乡村(xiāngcūn)产业振兴专项机制的牵头部门,始终把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摆在(bǎizài)突出位置,加强统筹谋划,集聚资源要素,推动产业融合,密切利益联结,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。为贯彻落实《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(shíshī)意见》,在今后工作中,山东将着力实施好以下五项措施。 统筹抓好富民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谋划布局。统筹新一轮乡村(xiāngcūn)振兴战略规划、农业(nóngyè)强省建设规划,将乡村富民产业作为重要内容,一体谋划、一体推进。近年来,我们持续深化(shēnhuà)农业生产“1+4”体系,制定出台设施农业、畜牧业、海洋渔业等政策支持文件,编制枣庄石榴、黄河故道桑黄等30个特色产业规划,推动果菜菌茶、驴兔蜂(fēng)渔等产业健康发展,构建起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格局。 全力夯实农业(nóngyè)产业基础。做强农业基础产业,延长产业链、做精加工链、提升价值链,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。实施(shíshī)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,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.1万家、年营业(yíngyè)收入2.3万亿元,均居全国首位。抓联农带农,推动产业链条向农村(nóngcūn)、农民延伸,探索“龙头企业+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等利益联结(liánjié)机制,让更多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,“一业一策”培育冠县灵芝、巨野工笔画等地域特色(tèsè)明显、有发展潜力的(de)产业。 挖掘(wājué)好发挥(fāhuī)好乡村多元功能价值。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资源,拓展多种功能,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、10个中国农遗、46个省农遗,打造日照绿茶、临沭柳编等地域特色品牌,美丽乡村成为文旅新(wénlǚxīn)场景,一批“土特产”成为电商(diànshāng)新名片。培育省级(shěngjí)乡村工匠433名,带动发展一批乡村创客基地、共富工坊。 搭建好富民(fùmín)产业(chǎnyè)发展的(de)平台载体。发挥乡村振兴片区资源整合作用,省市县梯次建设片区1959个(gè)、覆盖村庄近2万个,统筹各项政策、各类项目、各种资源用于发展富民产业。发挥区域特色平台带动作用,打造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、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、农业产业强镇122个,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化、现代化(xiàndàihuà)水平。 研究谋划好富民产业发展(fāzhǎn)的政策机制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(zījīn),实施优势(yōushì)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(shìdiǎn)、财政衔接资金产业发展项目(xiàngmù)(xiàngmù)等(děng),加大对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力度。深化农村改革,累计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2.1万宗,保障产业发展用地。建设金融数智服务平台,推动金融机构创新“按揭农业”“齐鲁富民贷”等特色金融产品,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.89万亿元。深化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,推动国企与(yǔ)102个片区结对协作,完成投资48.8亿元,推动落地一批乡村富民产业项目。 (大众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 刘(liú)真真)
山东将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、10个中国农遗、46个省农遗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